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百科 >

地榆炭的功效与作用(地榆炭)

大家好,我是小新,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地榆炭的功效与作用,地榆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血余炭

2、  开放分类: 医学、中医药

3、  动物

4、  血余炭

5、  本品为常用中药,原名乱发,始载于"名医别录"。"本草纲目"谓:"发者血之余,┄┄故方家呼发为血余"。今血余不直接入药,须洗净煅炭后始供药用,名为"血余炭"。

6、  [原动物]

7、  人

8、  Homo sapiens L.-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灵长目Primates,人科Homominidae

9、  [采制]

10、  收集人发(男女均可)用碱水或肥皂水洗净污垢,再用清水洗净,晒干;然后放在铁锅内,须要填满压紧,上盖瓦盆,用湿泥封严,勿使漏气,加火煅之。煅时当用慢火,温度及时间均须注意掌握。如火猛,时间长,则枯焦;如火力小,时间短,则煅不透,尤其不可漏气,以免灰化。煅好后,停火,放冷,取出。

11、  [炮制]

12、  捡净杂质,晒干,捣碎即成。

13、  [药材及产销]

14、  本品为人发煅成的炭。

15、  [名称] 血余炭Crinis carbonisatus 别名:乱发炭,头发炭(河北),人发炭。

16、  [产地及销售习惯] 全国各地皆产,各地区均自产自销。

17、  [化学成份]

18、  头发含胱氨酸(Cystine)是角蛋白的一种。此外,含有脂类。血余炭主要为碳素。

19、  [药材鉴别]

20、  性状鉴别

21、  本品为大小不规则的块状物。色乌黑而光亮,表面稍平坦并有多数小孔,状似海绵。折断面成蜂窝状,质轻松易碎。用火烧之有焦臭气。味苦。

22、  以身轻、有光泽、不焦枯、无焦臭味者为佳。

23、  [效用]

24、  [性味] 苦、微温。

25、  [功用] 消瘀,止血,利小便。

26、  [主治] 吐血、衄血、血痢、血淋、妇女崩漏及小便不利等证。熬膏外敷止血生肌。

27、  [用量] 3.5g~7g。

28、  [禁忌] 内有瘀热者不宜。

29、  [附注]

30、  人发多煅炭入药,生用仅在熬膏药时用之。

31、  地榆炭

32、  开放分类: 中药

33、  地榆炭

34、  是将药物置于锅内,用大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现焦黑色,内部焦褐色的一种炮制方法。炒炭一般使用大火。炒炭的目的主要是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

35、  炒炭操作要点:

36、  用武火或中火不断加热,并迅速翻动药物,将药物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内部为焦黄色或焦褐色时,即为“炒炭”,如地榆、槐角等。

37、  地榆炭

38、  地榆属于止血药,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作用。是治疗血热各种出血及水火烫伤等常用药物。临床多炒炭入药。

39、  【炮制方法】

40、  取地榆饮片放于炒锅内,用大火炒至药物表面呈现焦黑色,内部棕褐色时取出,放凉即可。

41、  地榆片

42、  地榆片炭

43、  【炮制作用】

44、  地榆炒炭后可增强其止血以及敛疮作用。

45、  《本 经》

46、  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的根。我国南北均有,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山东等省。春秋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47、  [处方用名] 地榆、生地榆、地榆炭。

48、  [性味归经] 苦、酸,凉。归肝、胃、大肠经。

49、  [功 效] 凉血止血,泻火敛疮。

50、  地榆酸涩收敛,性凉清热,味苦沉降,直达下焦,治血热妄行之证,专清下焦血热,用于便血、尿血,崩漏诸证。苦凉泻火解毒,酸涩收敛生肌,故治疗痈肿疮毒,尤为烫伤之良药。

51、  [应 用]

52、  1. 用于下焦血热妄行之便血,痔血、血痢、尿血、崩漏。可单用煎服,或配伍槐花治便血;配伍黄连、木香治血痢;配伍生地,丹皮治崩漏等。

53、  2. 用于水火烫伤,及痈肿、疮疡、湿疹等。可以生地榆研细末,麻油调敷;或浓煎,纱布浸湿敷,或煎汤外洗,或与煅石膏制为油膏外涂。

54、  [用量用法] 10~15克,煎服。外用适量。炒炭收涩止血力强,生用泻火敛疮较好。

55、  [附 注]

56、  1. 含大量鞣质及皂甙,抑菌谱广,但经高温处理后抑菌能力减低。

57、  2. 地榆软膏治湿疹、皮炎,有较好的止痒、消炎、收敛作用。煎剂治溃疡病大出血,止血效果好。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