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界限
回归线,是地球上一个重要的地理概念,指的是南、北纬23°26′(或近似为23.5°)的两条纬度圈。这两条纬度线分别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其中北纬23°26′被称为北回归线,南纬23°26′则被称为南回归线。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保持约66°34′的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每年夏至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纬度达到最大,即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处于盛夏;而到了冬至,太阳直射点则到达南回归线,北半球受太阳照射的时间减少,进入冬季。
南北回归线不仅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界限,还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被称为热带,这里太阳终年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而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北纬66°34′)之间的地区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南纬66°34′)之间的地区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太阳终年斜射,获得的热量适中。
此外,回归线在地理、气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着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气温分布以及农业生产等。因此,了解回归线的概念及其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