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铤而走险与挺而走险:一字之差,含义迥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铤而走险”这个成语,但有时也会有人误说成“挺而走险”。这两个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大相径庭。
“铤而走险”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原意是指没有退路,只能冒险行事。这里的“铤”,本意是铁制的短剑,引申为绝境或没有退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不得不冒险行事。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面临困境时,为了生存或者达到某种目的,不顾一切地采取极端手段。
而“挺而走险”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虽然从字面上理解,似乎是在困难面前勇敢地前行,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语言学界的认可,也不符合成语的使用规则。正确的表达应该是“铤而走险”。
因此,“铤而走险”和“挺而走险”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后者则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该正确使用“铤而走险”,避免出现“挺而走险”的错误用法,以免造成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