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百科 >

孔子过泰山侧翻译

《孔子过泰山侧》是一则出自《礼记·檀弓》的古文故事,讲述了孔子路过泰山时的一段对话。以下是该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及其背景解析:

原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孔子路过泰山旁边,看到一个妇女在墓前痛哭。孔子用手扶着车前的横木,倾听她的哭泣声。然后他让子路去询问她:“你这样悲痛地哭泣,好像有着极大的痛苦。”那妇女回答说:“是的,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问:“你们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苛刻的政治压迫。”孔子对学生们说:“你们要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残。”

这段故事通过一个妇人的口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苛政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民众对于政治压迫的恐惧和无奈。孔子借此机会教导弟子们,要认识到暴政的危害性,强调了仁政的重要性。这一思想贯穿了儒家学说的核心,即“仁政”与“德治”,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德服人,施行仁政,减轻人民负担,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孔子过泰山侧》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孔子的智慧和仁爱之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民本思想的重视,这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古代社会状况及儒家思想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