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一》是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他的诗集《感遇诗》中。张九龄以其高尚的人格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这首诗正是他个人品格与哲学思想的体现。
诗的全文如下: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兰花繁茂和秋天桂花皎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诗中的“兰”与“桂”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它们在不同的季节里展现出各自的美丽,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不息。诗人认为,万物皆有其生长的规律,不应强求,应顺其自然,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观察,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
诗中“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那些能够理解并欣赏这种生活态度的人们的赞美。最后,“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明了诗人认为即便是如草木般微不足道的生命,也拥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无需外界的认可或赏识,应当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
《感遇·其一》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之美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