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如参商是什么意思】“动如参商”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难以相见,或者彼此之间感情淡薄、互不关心。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星象文化,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动如参商 |
拼音 | dòng rú shēn shāng |
出处 | 《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沉,居于旷野,不相能。帝迁之,使别为商、晋之神。是故参商二星,常分野而不见。” |
字面意思 | 参星与商星,两者在天空中永远不会同时出现,象征着分离、不能相见。 |
引申义 | 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无法见面或沟通;也指感情淡漠,彼此无联系。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朋友、亲人或恋人之间的长期分离或关系冷淡。 |
二、成语来源
“参商”指的是参星和商星,它们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两颗星,分别属于不同的星座,且永远不会同时出现在夜空中。因此,“参商”被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无法相见、距离遥远的状态。
在《左传》中,这个典故来源于高辛氏的两个儿子——阏伯与实沉。他们兄弟二人因矛盾不断,最终被分开,各自成为商星和参星的守护神,从此永不相见。这一神话故事后来演变为“参商”这一意象,用来象征分离与隔阂。
三、使用示例
1. 他常年在外工作,我们早已动如参商,难得见一面。
2. 自从那场误会后,两人关系变得动如参商,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四、总结
“动如参商”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源自古代天文现象,借以表达人与人之间因距离、情感或误解而导致的疏远关系。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刻,常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交流中,表达对人际关系变化的感慨。
成语 | 含义 | 来源 | 用法 | 情感色彩 |
动如参商 | 关系疏远、难以相见 | 《左传》星象典故 | 描述分离或感情冷淡 | 带有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