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头烂额的意思是什么】“焦头烂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遇到极大的困难和压力,导致身心俱疲、手忙脚乱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或紧急情况时的狼狈状况。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焦头烂额 |
拼音 | jiāo tóu làn é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君之患,莫大于有身,而无贤臣;有贤臣,而不能用,是焦头烂额也。” |
本义 | 原指头发烧焦,额头溃烂,形容极度疲惫、狼狈的样子。 |
引申义 | 比喻处境艰难,事情繁杂,难以应付,身心俱疲。 |
二、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 |
作谓语、定语 | 他为了赶项目,整天焦头烂额,连饭都顾不上吃。 |
形容状态 | 这次考试失败后,她整个人都焦头烂额,情绪低落。 |
描述困境 | 公司面临破产危机,管理层焦头烂额,四处寻找出路。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手忙脚乱、心力交瘁、筋疲力尽 |
反义词 | 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泰然自若 |
四、使用场景
- 工作场合:如项目截止临近,员工因压力过大而表现得焦头烂额。
- 生活场景:家庭中出现突发状况,导致家人措手不及、焦头烂额。
- 情感表达:形容内心焦虑、无法平静的状态。
五、总结
“焦头烂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来描述人在面对多重压力和复杂问题时的疲惫状态。它不仅体现了外在的狼狈,也反映了内心的焦虑与无力感。在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更准确地传达出一种“事态严重、难以应对”的情绪和情境。
通过这样的总结和表格形式,既清晰又便于理解,适合用于学习、写作或教学等不同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