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弥高弥的解释】一、
“仰之弥高”出自《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的思想和学问非常高深,越仰望越觉得它高远,越钻研越觉得它坚实。
其中,“弥”是一个常见的文言虚词,意思是“更加”或“越发”。因此,“仰之弥高”可以理解为“越仰望越觉得高”,强调的是对某人或某种精神境界的敬仰和推崇。
在现代汉语中,“仰之弥高”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学识或成就极高,令人敬佩不已。它不仅是一种对人的赞美,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高尚人格和智慧的追求。
二、表格形式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说明 | 现代意义 |
仰之弥高 | 越仰望越觉得高 | 《论语·子罕》 | 表达对高深学问或高尚品德的敬仰 | 形容某人或某事极其崇高,令人敬佩 |
弥 | 更加、越发 | 文言虚词 | 常用于表示程度递增 | 在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多用于古文或成语中 |
颜渊 | 孔子弟子 | 《论语》 | 典型的儒家代表人物 | 代表忠诚、好学、尊师的形象 |
钻之弥坚 | 越钻研越觉得坚实 | 《论语·子罕》 | 与“仰之弥高”并列,形容学问深厚 | 强调知识或道德的深厚与坚定 |
三、结语
“仰之弥高”不仅是对古代圣贤的礼赞,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和知识境界。通过理解这些经典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