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罹凝寒的下一句是什么】“岂不罹凝寒”出自《楚辞·九章·橘颂》,是屈原的作品。这句话的意思是:“难道不会遭受严寒吗?”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担忧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下面是对这句诗的详细总结,并附上相关资料表格: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楚辞·九章·橘颂》 |
作者 |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
诗句原文 | 岂不罹凝寒,安得不倾仄? |
释义 | 难道不会遭受严寒吗?怎么能够不倾斜呢? |
二、诗句解析
“岂不罹凝寒”是一句反问句,表达的是对自然环境的忧虑。在古代,橘树是一种耐寒的植物,但即便如此,也会受到寒冷的影响。诗人借此抒发自己身处困境、不被理解的无奈与坚持。
三、上下文对比
上句 | 下句 | 意思 |
世皆好高而美其羽 | 岂不罹凝寒 | 世人喜欢高飞和美丽的羽毛,难道不会遭受严寒吗? |
四、延伸解读
“岂不罹凝寒”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象征着人生中的艰难困苦。屈原通过橘树的形象,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仍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五、总结
“岂不罹凝寒”的下一句是 “安得不倾仄?”
整句意为:“难道不会遭受严寒吗?怎么能够不倾斜呢?”
这句话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思考。
原创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