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不胫而走怎么解释呢

2025-07-07 15:41:35

问题描述:

不胫而走怎么解释呢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15:41:35

不胫而走怎么解释呢】“不胫而走”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消息、传闻、物品等迅速传播或流传。虽然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反常”,但它的含义却非常明确。下面我们将从字面意思、出处、现代用法以及常见误区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不胫而走
拼音 bù jìng ér zǒu
字面意思 胫:小腿;不胫:没有小腿;不胫而走:没有腿也能跑。
引申含义 比喻事物无需刻意传播,自然迅速传开;也形容消息、谣言等传播得非常快。
出处 出自《汉书·广陵王刘胥传》:“闻之,惊曰:‘吾固知其不胫而走也。’”
现代用法 多用于描述信息、新闻、传言、作品等快速传播的现象。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不胫而走”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的文献中,原意是指没有腿也能行走,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消息或事物迅速传播。在古代,这种说法多用于形容朝廷中的密令或重要消息的传播速度之快,有时也带有讽刺意味,表示某些事情被传得神乎其神。

在现代语境中,“不胫而走”更多地用于正面或中性场合,比如:

- “这款新手机上市后,销量消息不胫而走。”

- “这个视频在网络上不胫而走,迅速走红。”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错误用法 正确用法 解释
“他走路不胫而走。” “他走路很快。” “不胫而走”不能用来形容人的行动速度,只能用于事物或信息的传播。
“这个谣言不胫而走,让人难以相信。” “这个谣言不胫而走,令人真假难辨。” “不胫而走”强调的是传播速度快,而非真假问题。

四、总结

“不胫而走”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原本用于形容没有腿也能行走,后来引申为消息、传闻、作品等迅速传播。它既可用于褒义,也可用于中性,但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结语: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了解它们的本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表达思想。“不胫而走”虽看似奇特,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