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端午节教案】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活动中,结合端午节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习俗,还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下是一份针对大班幼儿的端午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目标总结
活动目标 | 内容说明 |
认知目标 |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
情感目标 |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
能力目标 |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
行为目标 | 学会尊重传统节日,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
二、活动内容安排
时间 | 活动名称 | 活动内容 | 目标指向 |
9:00-9:20 | 端午故事会 | 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播放端午节相关的动画视频 | 认知目标 |
9:30-10:00 | 包粽子体验 | 幼儿分组尝试用糯米纸包“迷你粽子”,教师指导操作 | 能力目标 |
10:10-10:40 | 龙舟绘画 | 幼儿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龙舟,鼓励创意表达 | 情感目标 |
10:50-11:10 | 艾草香囊制作 | 使用布料和干花制作简易香囊,了解艾草的作用 | 能力目标 |
11:20-11:40 | 端午知识问答 | 通过互动游戏形式进行端午节常识问答 | 认知目标 |
三、活动准备
- 材料准备:糯米纸、彩色纸、彩笔、干花、布料、绳子等
- 环境布置:教室悬挂五彩绳、艾草、粽子图片等,营造节日氛围
- 人员分工:教师负责讲解与引导,保育员协助幼儿操作
四、活动延伸建议
-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带孩子一起包粽子或制作香囊,增进亲子关系
- 区角活动: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继续创作端午主题作品
- 家园联系:通过班级群分享活动照片与视频,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
五、活动反思
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展开,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了对节日的理解和喜爱。整体活动流程合理,时间安排紧凑,幼儿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可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升幼儿的参与热情。
结语:通过端午节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今后能持续开展类似的文化教育活动,为幼儿的成长注入更多文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