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后赋菊原文】一、
《不第后赋菊》是唐代诗人黄巢在科举落第后所作的一首咏物诗,借菊花抒发自己的志向与不满。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依然不屈的精神风貌。
此诗表面上写菊花,实则借花言志,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不屑和对理想抱负的坚持。诗中“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一句尤为著名,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挑战与对未来的憧憬。
二、原文及赏析
原文:
> 待到秋来九月八,
> 我花开后百花杀。
> 冲天香阵透长安,
> 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
- 第一句:“待到秋来九月八”,点明时间,暗示菊花盛开之时。
- 第二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以拟人手法表现菊花凌霜不凋的傲骨,同时暗含对其他花朵(象征世俗)的否定。
- 第三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描绘菊花香气弥漫京城,象征其影响力之大。
- 第四句:“满城尽带黄金甲”,将菊花比作战士的铠甲,寓意着一种强烈的斗争精神和变革意志。
三、表格对比分析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
创作背景 | 科举落第后所作,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
体裁 | 七言绝句 |
主题 | 借菊言志,表达不屈精神与反抗意识 |
艺术手法 | 拟人、比喻、象征 |
名句 |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虽非原诗,但广为流传) |
思想内涵 | 表达对权贵的蔑视、对理想的坚持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
四、结语
《不第后赋菊》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刻的思想情感。它不仅是黄巢个人心境的写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诗中那股不屈不挠的精神,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