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多忘事的故事】“贵人多忘事”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地位高、身份尊贵的人因为事务繁忙或自视甚高,常常忘记一些小事,甚至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容易忽视。这个成语背后往往带有一种讽刺意味,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中的一种现实现象。
故事背景
“贵人多忘事”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出自《旧唐书·李林甫传》。李林甫是唐朝著名的奸相,他权倾朝野,位高权重。然而,他为人专横跋扈,喜欢排斥异己,同时也常常忘记那些曾经在他落魄时给予帮助的人。有一次,一位曾在他困难时期伸出援手的老友来访,李林甫却因忙于政务而未予理会,甚至在对方离开后才想起此事,感叹道:“贵人多忘事。”这句话后来被广泛流传,成为了一句谚语。
故事寓意
“贵人多忘事”不仅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它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与地位的同时,不要忘记曾经的帮助和恩情。同时也警示那些身处高位的人,应保持谦逊,不忘本心。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贵人多忘事 |
出处 | 《旧唐书·李林甫传》 |
释义 | 身份高贵的人因事务繁忙或自视过高,容易忘记一些小事或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
故事来源 | 唐代奸相李林甫因忙于政务,忘记曾帮助过他的老友,留下“贵人多忘事”的感慨。 |
寓意 | 提醒人们要感恩,即使身居高位也不应忘记过去;同时讽刺某些人忘恩负义的行为。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批评那些成功后忽视旧友、不念旧情的人。 |
总之,“贵人多忘事”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写照。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身处何位,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不忘来路,方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