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海清河晏的典故

2025-09-14 17:35:24

问题描述:

海清河晏的典故,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卡在这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4 17:35:24

海清河晏的典故】“海清河晏”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国家太平、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描绘,带有浓厚的文化和历史色彩。

一、成语来源与含义

“海清”指的是海水清澈无污染,“河晏”则是指河水平静无波澜。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象征着自然环境的纯净与稳定,进而引申为社会秩序的和谐与安宁。

该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夫国之将兴也,君子在位,小人在野;其将亡也,君子退而小人进。”虽未直接使用“海清河晏”,但其背后的思想与“海清河晏”的理念相通,即强调国家治理得当、政治清明所带来的社会稳定。

二、历史背景与应用

在古代,统治者常常以“海清河晏”作为治国的理想目标,希望达到一个没有战乱、没有饥荒、人民生活富足的社会状态。例如:

- 汉文帝时期:以“休养生息”政策著称,轻徭薄赋,提倡节俭,社会一度呈现繁荣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 唐太宗时期:实行“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经济恢复,百姓安居乐业,也被视为“海清河晏”的典范。

三、现代意义与使用场景

在现代,“海清河晏”多用于文学、政论或历史类文章中,表达对和平、安定社会的向往。它不仅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文化追求。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海清河晏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虽未直接出现,但思想相近)
含义 比喻国家太平、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背景 古代统治者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
现代用法 多用于文学、政论或历史类文章中,表达对和平、安定社会的向往
文化意义 体现古代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海清河晏”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赞美,更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寄托。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和平与安定的永恒追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