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六盘山全诗意思】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是他在长征途中创作的一首著名诗词,展现了红军在艰难险阻中坚持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这首词不仅具有强烈的革命豪情,也蕴含着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一、全诗原文:
> 天高云淡,
> 望断南飞雁。
> 不到长城非好汉,
> 屈指行程二万。
> 六盘山上高峰,
> 红旗漫卷西风。
> 今日长缨在手,
> 何时缚住苍龙?
二、诗意总结
句子 | 意思解释 |
天高云淡 | 描写秋日天空辽阔、白云飘浮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明朗的氛围。 |
望断南飞雁 | 表达诗人仰望天空中南飞的大雁,寄托对远方的思念或对胜利的期待。 |
不到长城非好汉 | 借“长城”象征艰苦的征途,强调只有真正经历过磨难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
屈指行程二万 | 回顾长征路上走过的两万五千里路程,体现红军的英勇与坚韧。 |
六盘山上高峰 | 点明地点——六盘山,表现红军翻越高山的壮举。 |
红旗漫卷西风 | 描绘红军在风中高举红旗的场景,象征革命力量的壮大和胜利的希望。 |
今日长缨在手 | “长缨”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武器,表示现在有了掌控局势的能力。 |
何时缚住苍龙 | “苍龙”象征敌人或困难,表达诗人对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
三、整体赏析
《清平乐·六盘山》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红军翻越六盘山时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革命者不畏艰险、追求胜利的坚定意志。全诗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革命精神的歌颂,语言凝练而富有气势,体现了毛泽东诗词中常见的豪迈风格。
四、总结
内容 | 说明 |
作者 | 毛泽东 |
创作背景 | 长征途中,红军翻越六盘山时所作 |
主题思想 | 赞扬红军的英勇无畏,表达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
诗歌风格 | 豪放激昂,语言简洁有力 |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寓意深远 |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也能体会到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与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