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碌的意思是什么】“一骨碌”是一个汉语口语表达,常用于描述人或物体快速地滚落、翻动或移动的动作。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描述动作迅速、突然或连续发生时。下面我们将从词义、用法、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一骨碌 |
拼音 | yī gǔ lù |
词性 | 动词/名词(口语) |
基本含义 | 表示快速滚动、翻转或突然倒下的动作;也可表示一口气、一下子完成某事 |
使用场景 | 日常对话中,形容动作迅速、意外发生或一次性完成 |
二、详细说明
“一骨碌”最早源于方言中的表达,后来逐渐被普通话吸收。它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一个骨碌”,即像圆球一样滚一下。因此,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人或物在短时间内快速移动的状态。
例如:
- “他一骨碌从床上滚下来。”
- “书包一骨碌掉到了地上。”
此外,“一骨碌”也可以表示“一口气”或“一下子”的意思,常用于描述动作或行为的连续性或迅速性:
- “他一骨碌吃完了饭。”
- “她一骨碌就把问题解决了。”
三、常见搭配与例句
搭配 | 例句 | 含义 |
一骨碌滚下 | 他一骨碌从山坡上滚下来。 | 形容快速滚动的动作 |
一骨碌倒下 | 老师一骨碌从椅子上倒下了。 | 表示突然倒下 |
一骨碌吃完 | 她一骨碌就吃完了晚饭。 | 表示迅速完成 |
一骨碌解决 | 他一骨碌解决了所有问题。 | 表示快速处理事情 |
四、注意事项
- “一骨碌”多用于口语,书面语中较少使用。
- 在不同地区,其具体用法可能略有差异,但整体含义相似。
- 有时可与“一溜烟”等词混用,但“一骨碌”更强调“滚动”或“翻动”的动作。
总结
“一骨碌”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汉语口语词,主要用来描述快速滚动、翻动或一口气完成某事的动作。它在日常交流中非常实用,能够准确传达出动作的迅速性和突发性。通过以上表格和解释,相信大家对“一骨碌”的含义和用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