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孟子告子下原文翻译

2025-09-22 18:54:15

问题描述:

孟子告子下原文翻译,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18:54:15

孟子告子下原文翻译】《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其中“告子下”篇是孟子与弟子告子之间的辩论内容之一,主要探讨人性、道德修养以及治国之道。本文将对《孟子·告子下》的原文进行简要总结,并附上对应的翻译表格,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核心思想。

一、原文总结

《孟子·告子下》主要围绕“性善论”展开讨论,孟子通过与告子的对话,进一步阐明人性本善的观点。他认为人天生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但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引导才能得以发扬。此外,他还强调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指出人在逆境中成长,在安逸中容易堕落。

文章还涉及对“义利之辨”的探讨,主张以义为先,不为私利所动。整体上,孟子强调修身养性、正心诚意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实现个人道德完善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说:“人人都有怜悯别人的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古代圣王因为有怜悯别人的心,所以施行怜悯百姓的政策。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天下可运于掌。 用怜悯别人的心,施行怜悯百姓的政策,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转动一样容易。
若夫为仁不积,虽有不忍人之心,其所以为仁者,非其本也。 如果不积累仁德,即使有怜悯别人的心,所行的仁道也不是出于本心。
夫人必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每个人都有四种善端,就像身体有四肢一样。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面给予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
弃其四端而自暴弃者,非人也。 放弃这四种善端而自甘堕落的人,不是真正的人。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在忧患中生存,在安逸中死亡。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三、总结

《孟子·告子下》不仅体现了孟子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也展现了他对社会政治的理想追求。通过对比“不忍人之心”与“四端”,孟子强调了内在道德的重要性;通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提醒人们要居安思危,不断自我提升。

这篇文章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尤其是在面对诱惑、压力和选择时,如何坚守内心的善与正义,依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需进一步了解《孟子》其他篇章或相关哲学思想,欢迎继续阅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