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触类旁通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富有智慧的成语,它们不仅语言简练,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触类旁通”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通过掌握一种知识或技能,进而推及其他类似的知识或技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触类旁通”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只能理解一个方面,却不能由此推知其他方面,那么他就不值得再教了。后来,“触类旁通”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善于类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成语“触类旁通”详解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触类旁通 |
拼音 | chù lèi páng tōng |
出处 | 《论语·述而》 |
含义 | 掌握一种知识后,能够推及其他相关知识,举一反三。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学习能力或思维灵活性。 |
近义词 | 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
反义词 | 孤陋寡闻、一知半解、死记硬背 |
造句示例 | 他在学习数学时表现出很强的“触类旁通”能力,能迅速理解新概念。 |
总结
“触类旁通”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成语,它鼓励人们在学习中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深入思考、广泛联想,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能力尤为重要。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都应该培养“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让知识真正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被知识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