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原文全篇】《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魏之前,向后主刘禅所呈奏的一篇表文。此文情感真挚、言辞恳切,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先帝刘备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大事的深思熟虑和对后主的殷切期望。
一、文章总结
《出师表》全文共七百余字,分为几个主要部分:
1. 回顾往事,表达忠心:诸葛亮首先回忆了自己受命于危难之际,为报答先帝之恩,尽心竭力辅佐刘禅。
2. 分析当前局势:指出蜀汉国力薄弱,外部有强敌威胁,内部需整顿朝政。
3. 提出治国建议:强调用人唯贤、赏罚分明、修德治国等治国之道。
4. 陈述北伐决心:表明自己虽年老体弱,仍愿为国效力,不惧艰险。
5. 叮嘱后主: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勤政爱民,延续蜀汉基业。
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出师表》原文及内容概要(表格形式)
段落 | 原文节选 | 内容概要 |
第一段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开篇点明时局危急,蜀汉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 |
第二段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强调用人之道,劝谏后主亲近贤臣,远离奸佞。 |
第三段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回顾自己受命于危难之时,表现其责任感。 |
第四段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表达对先帝的忠诚和对后主的责任感。 |
第五段 |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结尾流露出对国家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 |
三、结语
《出师表》不仅是一篇政治文书,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历史文献。它体现了诸葛亮的忠诚、智慧与担当,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国思想与人格典范。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