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六盘山原文及译文】《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于1935年长征途中所作的一首词,展现了红军战士在艰苦环境中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该词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一、原文
> 天高云淡,
> 望断南飞雁。
> 不到长城非好汉,
> 屈指行程二万。
> 六盘山上高峰,
> 红旗漫卷西风。
> 今日长缨在手,
> 何时缚住苍龙?
二、译文
> 天空高远,白云飘逸,
> 望着南飞的大雁消失在天边。
> 没有登上长城就不是真正的英雄,
> 抬头计算一下,已经走了两万里的路程。
> 六盘山上的山峰高耸入云,
> 红色的旗帜在西风中猎猎飘扬。
> 如今我们手中握有长缨,
> 什么时候才能将那恶龙擒获?
三、与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清平乐·六盘山》 |
作者 | 毛泽东 |
创作时间 | 1935年(长征途中) |
体裁 | 词(清平乐) |
主题思想 | 表现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革命必胜的信心 |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语言简练,气势恢宏 |
关键意象 | 长城、六盘山、红旗、苍龙 |
译文风格 | 现代白话,保留原意并易于理解 |
四、赏析要点
-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句不仅是对长城的赞美,更是对革命者坚定意志的写照。
- “屈指行程二万”:形象地表达了长征路途的遥远与艰辛。
- “今日长缨在手”:象征着革命力量的壮大和胜利在望的决心。
- “何时缚住苍龙”:以“苍龙”比喻敌人或困难,表达出战胜一切的决心。
这首词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面对困难时,保持信念,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