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铢两悉称出处于哪里】“铢两悉称”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精确、公平、没有丝毫偏差。它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于描述计量准确、分配公正等情境。那么,“铢两悉称”这个成语究竟出自何处?下面将从出处、含义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成语“铢两悉称”的出处
“铢两悉称”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其具体出处虽有多种说法,但较为权威的来源是《后汉书·王符传》中的一段记载:
> “夫为政之本,莫大于知人,而知人之道,莫先于察言。……故曰:‘铢两悉称,丝发不差’。”
此句意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了解人;而了解人的方法,首先在于观察言语。因此说:“轻重分明,毫厘不差。”这里的“铢两悉称”即指重量和价值完全相符,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异。
此外,《晋书·王导传》中也有类似表达:
> “量才授官,功不虚受,铢两悉称,无复虚妄。”
这进一步说明了“铢两悉称”在古代用于描述公正、精确的评价或分配。
二、成语“铢两悉称”的含义
词语 | 含义 |
铢 | 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一两等于二十四铢。 |
两 | 重量单位,常用于衡量物品的重量。 |
悉 | 全部、都。 |
称 | 相等、符合。 |
整体含义:形容衡量或分配非常精确,丝毫不差,强调公平、严谨与精准。
三、成语的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财务管理 | 在财务审计中,要求账目“铢两悉称”,确保每一笔收支都准确无误。 |
法律判决 | 法官在量刑时力求“铢两悉称”,做到公正无私。 |
工程施工 | 工程材料的用量必须“铢两悉称”,以保证质量与安全。 |
商业交易 | 买卖双方在交易中坚持“铢两悉称”,避免欺诈行为。 |
四、成语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铢两悉称”虽然不再局限于古代的度量衡制度,但其精神内核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强调的是:
- 精确性: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细致入微的处理。
- 公平性:在资源分配、利益衡量等方面,应追求公正合理。
- 诚信原则:在商业和法律领域,诚信是基础,不能有任何虚假或偏差。
五、总结
“铢两悉称”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献,最初用于描述重量和价值的精确匹配,后来引申为对公平、公正和精确性的高度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它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在各种事务中都要注重细节、保持公正。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铎两悉称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晋书·王导传》 |
含义 | 形容衡量或分配精确、公平、无误差 |
词语解释 | 铢(极小重量单位)、两(重量单位)、悉(全部)、称(相等) |
使用场景 | 财务、法律、工程、商业等 |
现代意义 | 强调精确、公平、诚信与细致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铢两悉称”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价值观念。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重视这种精神,做到事事严谨、处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