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东南坼】“吴楚东南坼”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诗中,原句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句诗描绘了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的壮阔景象,也暗含了地理、历史与人文的深意。以下是对“吴楚东南坼”的总结与分析。
一、
“吴楚东南坼”中的“吴”与“楚”是古代中国南方的两个主要国家或地域,分别代表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吴)和湖南、湖北一带(楚)。而“东南坼”则形容这片区域被水系分割、地势开阔,呈现出一种自然地理上的分界与扩张感。
在杜甫的诗中,“吴楚东南坼”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象征着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的历史背景。杜甫身处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他通过此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和平的渴望。
此外,“吴楚东南坼”也常被后人引用来形容地理上的分界线,尤其是在文学、历史和地理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杜甫《登岳阳楼》 |
原句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含义 | 描绘吴楚两地因水系而形成的地理分界,象征自然与历史的交融 |
地理意义 | 指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地带,展现东南地区地势开阔、水网密布的特点 |
历史背景 | 反映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南北分裂的社会现实 |
文化价值 | 被广泛用于文学、地理、历史研究,体现古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描述地理分界、文化差异及历史变迁 |
三、结语
“吴楚东南坼”虽仅四字,却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它不仅是一句诗,更是古人对地理、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句诗中感受到中华大地的壮美与文化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