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什么】在刑事法律中,累犯是指犯罪分子在一定时间内再次犯罪的情况,根据法律规定,累犯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其中,“一般累犯”是累犯的一种类型,其构成条件较为明确。以下是对一般累犯构成条件的总结。
一、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一般累犯的构成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即行为人实施的前后两次犯罪,都必须是出于故意,而非过失。
2. 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前一次犯罪所判处的刑罚必须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缓期执行),且已经执行完毕或者赦免。
3. 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
后一次犯罪必须是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的五年内发生。
4. 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犯罪时必须具备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即不是无责任能力人或限制责任能力人。
5. 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后一次犯罪的行为也必须达到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标准。
二、一般累犯构成条件总结表
条件 | 具体要求 |
1. 前罪性质 | 必须是故意犯罪 |
2. 前罪刑罚 |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无期徒刑、死刑) |
3. 后罪时间 | 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 |
4. 行为人能力 | 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
5. 后罪性质 | 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
三、注意事项
- 如果前罪是过失犯罪,则不能构成一般累犯。
- 如果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的五年以外,则不构成一般累犯。
- 若前罪被判处的是拘役或管制,即使再犯,也不属于一般累犯。
-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有特别规定,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构成累犯。
综上所述,一般累犯的构成需要满足多个法定条件,这些条件旨在确保对屡教不改的犯罪行为进行更为严厉的打击和惩罚。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严格审查各项条件,以确保公正与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