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什么意思】一、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在论述人应坚守道义、不为利益所动时提出的一个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面对丰厚的俸禄或优厚的待遇,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那就是违背了道义。
孟子通过这句话强调了人在面对物质诱惑时,应保持清醒的判断力,不能因为利益而放弃原则。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当以仁义为本,而不是被外在的财富所迷惑。
二、内容解析
| 词语 | 含义 | 解析 |
| 万钟 | 古代指非常丰厚的俸禄或财富 | 表示极高的物质利益 |
| 则 | 就、那么 | 表示假设条件下的结果 |
| 不辩 | 不加辨别 | 指没有经过思考或判断 |
| 礼义 | 礼貌与道义 | 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 |
| 而受之 | 就接受了 | 表示对利益的接受行为 |
三、引申意义
孟子提出这一观点,是为了批判那些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的人。他主张人们应该追求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而不是一味追逐物质享受。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理智,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四、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孟子·告子上》 |
| 原文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 字面意思 | 面对丰厚的俸禄,不加辨别就接受 |
| 核心思想 | 强调礼义的重要性,反对因利忘义 |
| 现实意义 | 提醒人们在物质诱惑中坚守道德底线 |
| 孟子观点 | 真正的君子应以仁义为本,而非逐利 |
五、结语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不仅是古代儒家思想的体现,也是现代人面对社会竞争与物质诱惑时的重要参考。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与财富的同时,不应忘记内心的原则与道德底线。唯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德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