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的简介】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和改革家。他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目睹清朝社会腐败、国势衰微,思想上主张变革,强调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对后世影响深远。
龚自珍一生仕途不顺,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等职,但多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激昂之气,又含深沉忧思,尤其以《己亥杂诗》最为著名,其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广为流传。
龚自珍生平简要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龚自珍 |
字 | 瑟人 |
号 | 定庵 |
出生年份 | 1792年 |
去世年份 | 1841年 |
籍贯 | 浙江仁和(今杭州) |
职业 | 思想家、文学家、诗人、改革家 |
主要成就 | 提出改革思想,倡导经世致用;代表作《己亥杂诗》 |
代表作品 | 《己亥杂诗》、《病梅馆记》、《大誓答问》 |
思想特点 | 强调变革、反对空谈、重视现实问题 |
人生经历 | 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后辞官隐居 |
龚自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造诣,更在思想领域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观点,被誉为“晚清思想启蒙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与传颂,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