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一、
《文侯与虞人期猎》出自《战国策·魏策一》,讲述的是魏文侯与管理山林的官吏(虞人)约定打猎,但因天雨未能赴约。尽管有人劝他不必前往,但他坚持守信,亲自前往,并因此受到百姓的敬重。这个故事体现了“诚信”在古代政治与社会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魏文侯作为一位明君的品德。
该故事虽短,却寓意深刻,强调了言而有信、遵守诺言的重要性,是古代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中“信”的典型体现。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魏文侯和管理山林的官吏约定去打猎。 |
期日:明日。 | 约定日期为第二天。 |
明日,天雨,左右曰:“雨,不猎。” | 第二天,天下雨了,身边的人说:“下雨了,不去打猎吧。” |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失期?” | 魏文侯说:“我和虞人约好打猎,虽然现在很愉快,怎么能失信呢?” |
乃往,身自罢之。 | 于是他前去,亲自取消了打猎的安排。 |
虞人望见,曰:“君至矣!” | 虞人看到后说:“国君来了!” |
乃出迎。 | 于是出来迎接。 |
文侯曰:“吾不与子期猎,子何以出迎?” | 魏文侯问:“我没有和你约定打猎,你怎么来迎接我?” |
虞人曰:“吾闻君至,故出迎。” | 虞人回答:“我听说您来了,所以出来迎接。” |
文侯曰:“吾与子期猎,不至,是吾过也。子无过也。” | 魏文侯说:“我和你约定打猎,没到,是我的过错。你没有错。” |
乃命左右设酒食,赐虞人。 | 于是命令左右准备酒食,赏赐虞人。 |
虞人辞曰:“臣不敢当。” | 虞人推辞说:“我不敢接受。” |
文侯曰:“吾固欲见子,岂为酒食?” | 魏文侯说:“我本来就想见你,哪里是为了酒食?” |
于是,虞人感其诚,遂以为亲信。 | 从此,虞人被魏文侯视为亲近的臣子。 |
三、总结与启示:
《文侯与虞人期猎》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一个简单的事件,展现了魏文侯作为一个贤明君主的诚信与责任感。他不因天气变化而违背承诺,也不因身份地位而轻视小吏,这种尊重他人、信守诺言的态度,正是古代君子风范的体现。
同时,这个故事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信”的重视。在古代,统治者若能以诚待人,便能赢得民心,巩固统治。魏文侯的行为不仅赢得了虞人的敬重,也为后世树立了一个讲信用、重礼仪的典范。
如需进一步解读或拓展相关内容,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