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蝉注音版及讲解】《古诗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著名咏物诗,全诗通过描写蝉的形态、声音和生存环境,寄托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以下为《古诗蝉》的注音版及详细讲解:
一、原文及注音
诗句 | 注音 | 拼音 |
本以高难饱 | běn yǐ gāo nán bǎo | běn yǐ gāo nán bǎo |
徒劳恨费声 | tú láo hèn fèi shēng | tú láo hèn fèi shēng |
五更归梦三千里 | wǔ gēng guī mèng sān qiān lǐ | wǔ gēng guī mèng sān qiān lǐ |
一树碧无情 | yī shù bì wú qíng | yī shù bì wú qíng |
二、逐句讲解
1. “本以高难饱”
意思是:蝉本来生活在高处,却难以吃饱。这里“高”既指蝉栖息的位置,也象征其高洁的品性。“难饱”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2. “徒劳恨费声”
意思是:白白地发出鸣叫,却无人倾听,令人感到遗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不满,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
3. “五更归梦三千里”
意思是:在深夜里,梦中回到故乡,距离竟有三千里之远。此句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漂泊在外的孤独感。
4. “一树碧无情”
意思是:只有一棵树碧绿而无动于衷。这里的“碧”形容树叶的颜色,也象征着自然的冷漠与无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出自己在世间被忽视的悲凉心境。
三、总结
《古诗蝉》通过描绘蝉的生活状态,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等句,既是对蝉的写实,也是对自身命运的隐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古诗蝉 |
作者 | 李商隐 |
体裁 | 七言绝句 |
主题 | 咏物抒怀,表达孤独与无奈 |
风格 | 含蓄深沉,意境悠远 |
艺术特色 | 借物抒情,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商隐的其他作品或相关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