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与共读音】“休戚与共”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情感深厚。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正确发音是表达准确的重要基础。
一、
“休戚与共”出自《左传》,原意是指共同承受欢乐与忧患,后引申为彼此命运相连、相互支持。该成语的拼音为 xiū qī yǔ gòng,其中:
- “休”:读作 xiū,意思是吉祥、喜庆;
- “戚”:读作 qī,意思是忧愁、悲伤;
- “与”:读作 yǔ,表示“和、同”的意思;
- “共”:读作 gòng,意思是共同、一起。
在实际使用中,“休戚与共”多用于描述国家、团体或个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共同承担、互相扶持的精神。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拼音 | 注音符号 | 发音说明 | 含义解释 |
休戚与共 | xiū qī yǔ gòng | ㄒㄧㄡ ㄑㄧ ㄩˇ ㄍㄨㄥˋ | xiu1 qi1 yu3 gong4 | 共同承担欢乐与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命运相连 |
三、注意事项
1. 注意声调:
- “休(xiū)”是第一声;
- “戚(qī)”是第一声;
- “与(yǔ)”是第三声;
- “共(gòng)”是第四声。
2. 避免误读:
- 不要将“戚”误读为“qì”或“qí”;
- “与”在成语中应读“yǔ”,而非“yú”。
3. 适用场景:
- 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演讲、文章、新闻报道等。
通过了解“休戚与共”的正确读音与含义,有助于我们在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