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养狙翻译及其原文】《楚人养狙》是一篇出自《庄子·齐物论》的寓言故事,通过讲述一个楚地人饲养猴子的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虚伪,同时也反映了庄子对“道法自然”思想的推崇。本文将对《楚人养狙》的原文进行翻译,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内容。
一、文章总结
《楚人养狙》讲述了一个楚地的人养了一群猴子,每天给它们吃橡果。后来,他打算减少食物供给,但担心猴子不答应。于是他假装要增加食物,让猴子们高兴;之后又假装要减少食物,借此试探猴子的反应。最终,猴子们因为贪心而被欺骗,导致自己受到了损失。
这个故事表面上讲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实则寓意深刻:人们常常因一时的贪欲而失去理智,甚至被表面的“好处”所迷惑,最终付出代价。同时,也体现了庄子对人类行为的批判和对自然之道的推崇。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楚人有好狙者,爱其子,为之屈折其身,以养之。 | 楚国有一个喜欢养猴子的人,他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为了养活它,弯下腰来,辛苦地喂养它。 |
其子曰:“吾父之爱我,不如狙。” | 他的儿子说:“父亲对我的爱,不如他对猴子那样深。” |
曰:“何谓也?” | 问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
“彼见我食,则喜;不见我食,则怒。” | “猴子看到我吃饭时,就会高兴;看不到我吃饭时,就会生气。” |
曰:“吾亦欲其喜耳。” | 他说:“我也想让它高兴罢了。” |
于是,日减其食,而夜增之。 | 于是,他每天减少猴子的食物,却在夜里偷偷增加。 |
猴子知之,遂怒。 | 猴子知道后,就发怒了。 |
后人谓之曰:“汝之爱狙,甚于爱子。” | 后来有人对他说:“你对猴子的爱,超过了对儿子的爱。” |
曰:“不然,吾爱狙,非爱其形也,爱其性也。” | 他说:“不是这样,我对猴子的爱,不是因为它的外形,而是因为它本性如此。” |
三、总结
《楚人养狙》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远。它不仅揭示了人性中常见的虚伪与贪婪,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利益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同时,这也反映了庄子哲学中“顺其自然”的思想,强调人应顺应事物的本质,而非强行干预。
通过此寓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启发,学会理性对待得失,避免因一时的贪念而误入歧途。